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欧美金融业下一阶段潜在风险何在?

  作者: 谭小芬 赵若潼

  今年3月份以来,受欧美加息政策影响,欧美金融业事件频发,一度引发人们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也为欧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埋下隐患。目前欧美金融风波暂缓,但并未翻篇,未来仍有诸多风险值得防范。欧美下一阶潜在风险点有哪些?欧美金融风波对我国会产生多影响?需要我们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在当前经济环境及政策走向下,未来欧美的潜在风险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作为利率行、利差倒挂的直接受害者,欧美银行业前景不容乐观,仍然可能爆发危机;二是作为利率敏感性资产,欧美商业地产在此次加息风波中很可能为下一阶段最大雷区;三是欧美本就存在的债务问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使欧美经济持续承压;四是激进的加息举措很可能导致欧美经济以“硬着陆”收场。

  风险点之一:欧美银行业可能爆发危机

  大多数欧美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吸收短期存款、支撑长期贷款的业务模式来获取一定盈利。但2022年以来欧美央行的加息举措促使经济增长预期下滑,长短期利差降低甚至为负,这给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带来严重冲击。虽然欧美银行业所受影响存在共性,但由于结构不同,其未来风险也存在差异。欧美银行业具体风险点有哪些?主要风险集中在哪些部门?

  1.美国银行业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及非银机构。

  与大型机构相比,处于风波中的美国中小银行无论是流动性还是盈利状况都临更大的挑战。FDIC提供存款保险的4230家中小银行今年一季度利润达70亿美元,季度利润环比下降4.2%。此外,最新数据显示,3月8日至6月14日,美国区域银行指数ETF累计下跌25.74%,其中一些中型银行市值蒸发超过一半,代表性中型银行——西太平洋合众银行自区域性银行危机以来股价下跌近90%,目前该银行已于5月21日宣布以折扣价出售26亿美元的房地产建设贷款,从而争取未来的生存机会。

  同时,美国中小银行也是商业地产贷款的主要发放机构,持有份额近70%,拥有高达30%的商业地产风险敞。而美国商业地产由于价值缩水、现金流收入降低和再融资困难等因素,极有可能成为美国下一阶段爆雷点,一旦商业地产领域发生危机、商业地产贷款大规模违约,中小银行将面临破产风险甚至陷入风险传染的恶性循环。

  相较于传统银行机构,美国非银投资机构可能潜藏更大风险。在货币紧缩前期,美国商业银行由于存款利率的高黏性,整体净收益并未下降,但非银体系一直以来以退休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个人退休账户等作为主要负债来源,负债成本不具备黏性,一直以来的加息导致非银机构资产收益无法覆盖资金成本,进而导致非银体系净收益广泛为负,严重威胁美国金融系统稳定。同时,由于私人信贷是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底层资产,且这类资产风险更高、结构更复杂,外加影子银行缺乏流动性供给工具和标准化存款保险,一旦货币紧缩引发影子银行挤兑风波,倒闭风险事件有可能发生,从而阶段性影响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2.欧洲银行业风险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及非银机构。

  与美国不同的是,欧洲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欧洲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而且欧洲房地产贷款主要集中于大型银行,因此欧洲大型银行的风险也更值得关注。除商业地产外,自带高杠杆的衍生品资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市场波动不断、预期容易逆转并自我强化的背景下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引爆点。而欧洲大型银行持有欧洲大部分衍生品资产。根据欧洲央行数据,2022年末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总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欧元的大型银行持有的衍生品资产公允价值之和占全部欧洲商业银行的86.4%。一旦衍生品价格剧烈波动、衍生品违约风险上升,欧洲大型银行将面临大幅度动荡。

  此外,欧洲大型银行曾经历的欧债危机也使得市场对欧洲大型银行乃至整体银行业的担忧更容易传染蔓延。此前,德意志银行AT1一度遭遇做空,股价大幅下跌,同级别的意大利裕信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机构的股价也大幅走低,外加欧洲银行业存在“好生不好、差生仍差”的现象,整体抗风险能力并不乐观。因此,投资者避险情绪引发的欧洲银行业非理性冲击仍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同时,鉴于欧洲大型银行对美国的业务敞口较大,未来美国的经济形势很可能进一步影响欧元区银行的海外业务盈利能力,德银即拥有较大美国商业地产风险敞口和大量衍生品业务,这些都为未来欧洲银行体系的稳定埋下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十年,在欧洲长期负利率的环境下,欧洲非银机构持续加杠杆,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的非银机构在欧洲金融系统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和美国非银机构相似,欧洲非银机构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也较高,更易受到加息的影响,一旦非银机构资产大幅缩水、流动性不足、经营状况恶化,欧洲银行业可能爆发新一轮的危机。

  风险点之二:欧美商业地产爆雷风险依然存在

  利率上行将从以下三面影响欧美商业地产领域:首先,随着欧美一直以来不断加息,商业房地产价格下降压力不断增加,尤其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商业地产价格一路攀升,房地产泡沫已经形成,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较大,一旦商业房地产价格缩水,企业将其作为抵押品获取融资的能力将直接被削弱,商业地产贷款的违约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其次,此轮加息周期导致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增加,商业地产现金流收入会受到影响,商业地产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会受到波及。最后,高利率会通过影响CMBS市场景气度、促使银行收紧商业地产信贷标准等方式增加商业地产企业再融资的成本和难度,进而降低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欧美两地商业地产的具体情况不同,其主要风险点和传导机制也有差异。

  1.美国商业地产接近危机边缘。

  虽然今年6月美联储会议已决定停止加息,美国商业地产领域在短期爆发大规模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较小,但目前美联储利率仍处于高位,未来美国商业地产领域很可能迎来寒冬。目前美国房贷利率仍居高不下,房地美数据显示,美国30年期贷款平均利率在今年5月底已达6.57%,在5月26日一度飙升至6.9%,远高于2022年1月初的3.22%,是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以来的最高水平。高房贷利率将加大美国商业地产价格下降压力,而且,一旦作为当前美国商业地产重要支撑的服务业在未来流动性紧缺的环境下停止扩张甚至衰退,则美国商业地产的空置率将大幅上升,商业地产将进一步遇冷。

  总体而言,无论是抵押品价值缩水还是融资渠道萎缩都将影响商业地产企业再融资水平、增加商业地产企业经营风险。与此同时,商业地产现金流收入在加息背景下也不断恶化。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商业地产REITs净经营收入同比增速从2021年二季度的23.8%降至2022年底的6.8%,绝对额下降0.3%,不排除2023年加速下行的风险。未来美国商业地产企业的经营状况着实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目前近70%的商业房地产贷款均来自中小银行,而中小银行本身就面临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一旦中小银行自身流动性风险和商业地产下行风险乃至CMBS贬值风险形成传染链条,整个美国经济都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

  2.欧洲商业地产前景堪忧。

  相较美国商业地产,欧洲商业地产贷款占比较小、不良贷款率较低,爆发危机的可能较小,但短时间内欧洲央行将继续加息,价值约1.5万亿欧元的商业地产贷款量也让欧洲商业地产风险同样不容小觑。早在硅谷银行破产前,欧洲央行就曾发出警告,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商业地产领域的脆弱性正在增加。近期统计数据也显示,在欧洲持续加息、银行业危机不断的背景下,欧洲各国房价在去年四季度平均环比下降1.5%,MSCI欧洲大型和中型房地产公司房地产指数在3月份一度跌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今年一季度欧洲商业地产交易量也比2021年同期减少44%,其中写字楼的销售量则下滑至138亿欧元,达到近13年来最低点。

  飙升的利率和暗淡的前景使投资者对商业地产领域的信心不断下滑。今年一季度欧洲商业地产投资已降至11年来的最低点,CMBS销售额更是同比下降约80%。此外,今年5月中旬,瑞典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SBB在欧洲股市盘中暴跌超过20%,跌至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市值一度从去年年底的170多亿美元降至不到15亿美元,造成历史性崩盘。

  欧洲很多国家未能抓住移动联网、新能源的转型机遇,缺乏新增长极,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信贷投放空间,给本就紧缩的信贷带来更大的压力。种种迹象均表明目前商业地产融资面临困境,未来商业地产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很有可能和商业地产外部环境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威胁欧洲商业地产的生存与发展。

  风险点之三:欧美债务问题可能进一步恶化

  在加息背景下,欧美本就存在的债务问题将进一步凸显,这为下一阶段欧美经济发展埋下隐患。随着此前利息的不断增加,欧美债务成本进一步上升,这使得欧美本就庞大的债务规模雪上加霜。早在今年3月,瑞信AT1事件就曾引发欧洲债市的持续动荡,未来AT1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后5月,美国国债违约问题再度引发市场担忧,即便美国最终决定调整债务上限,美国经济压力也并未因此缓解。那么,欧美究竟具有怎样的债务问题?这些债务问题将给未来欧美经济带来哪些风险?这都需要我们一一剖析。

  1.美国调整债务上限治标不治本。

  2022年以来,随着欧美利率的大幅度上升,国债成本显著提高,市场流动性不断紧缩,外加近期金融风波导致政府援助性支出增加,美国政府面临较大的债务难题,今年1月19日美联储已经触及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并开始采取非常规举措。为了缓解此次债务危机,美国于今年6月3日正式调整债务上限并限制未来两年的财政支出,这也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

  但调整协议通过后,美国经济仍将继续承压。一方面,调整上限后,美国财政部会在短期内发行大量国债,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债务。另一方面,从中长期看,由于当下联邦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美国的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削减很可能抑制美国的经济需求,加剧下半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

  随着美国流动性的进一步收紧,美国企业风险也值得关注。在过去十年低利率环境下,美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杠杆越撬越高,很多企业通过拉长久期、降低债务资质获取更多收益。而在此次加息风暴中,企业之前累计的杠杆无法快速去除,企业债务压力持续增加,为了减缓偿债压力,不少企业通过降低久期、减持高风险债券等方式降低债务成本,这加剧了部分企业尤其是资质较差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因此,此次上限调整、市场流动性回收后,未来美国以金融、房地产等为代表的利息覆盖较弱的行业和中小企业将面临较高的债务违约风险,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也会更加困难。

  2.欧洲债务问题不容忽视。

  从欧洲市场来看,在此前国际环境、地缘政治、负利率政策等多因素的影响下,欧洲整体金融环境并非一片太平,而且,虽然欧元区居民和政府部门杠杆率较金融危机时期已有所改善,但欧洲杠杆率尤其是一些欧边缘国家的杠杆率仍然很高,未来欧洲央行加息将带来资产价格进一步的波动,高通胀、弱增长的环境将进一步加剧债务偿付的压力,鉴于欧元区内部差异性较大的问题,一些欧元区边缘国家在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滞胀压力加剧的背景下更容易受到冲击。

  同时,瑞信作为全球重要银行,其风波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较大,市场信心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外加在此次瑞信收购中AT1遭遇全额减记,这一债权人先于股东承担损失的反常举措导致部分债权人对处理结果深感不满。因此此次减记风波可能会冲击AT1持有机构,影响银行未来通过CoCo债融资的渠道,导致后续银行融资成本、融资难度和资本补充难度进一步加大,进而造成信用收缩和市场波动。虽然欧洲央行3月20日的声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AT1市场的恐慌,但未来AT1市场的波动仍需特别关注。

  风险点之四:欧美经济可能面临衰退

  虽然目前绝大多数专家认为未来欧美经济很可能以“软着陆”作为收场,但在经济环境动荡、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欧美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也值得警惕。最新数据显示,欧美5月制造业PMI均低于荣枯线。美国5月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8.5,创3个月新低;欧元区5月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4.6,服务业PMI录得55.9,为3年以来低点,其中德国5月制造业初值录得42.9,为2020年5月以来新低。总体来看,制造业对整体欧美经济有所拖累。同时,惠誉预计美国将在今年三四季度步入衰退、欧洲在今年后半年也有较大可能陷入温和衰退。IMF最新报告也指出,欧美银行业的压力可能会收紧信贷环境,从而拖累经济增长,或导致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速下降近0.5%。

  一旦欧美经济基本面开始下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压力将在外需放缓、制造业萎缩的影响下进一步加大,进而造成经常账户的恶化。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将继续面临海外融资困难、国内信贷收紧等问题,这些都将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特别是在国际地缘政治关系依然复杂多变、疫情尚未平复的当下,欧美金融市场的震荡和未来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仅会提高全球金融业的风险波动,还可能导致欧美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的减弱。

  欧美金融风波对我国的影响

  总体来看,欧美金融风波主要通过两条传导渠道影响中国:一是资本市场的情绪传染,欧洲金融市场动荡,会加剧国内的避险情绪,引发国内资产价格波动;二是国际贸易渠道,欧洲金融风险造成全球需求下行,出口下滑拖累中国经济增长,当前外贸下行压力已有显现。

  虽然欧美金融风波会对我国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基本可控。目前,我国经济内生动力较强、受外部干预较弱,处于稳步恢复当中,货币流动性相对充裕,银行资本充足率也较为可观。而且我国金融监管较为严格,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海外融资的风险敞口也相对较小,银行业的海外资产占比只有2%,AT1的CoCo债也主要在国内发行,外加欧美金融风波后资产配置越发倾向亚洲等新兴市场,因此欧美金融风险对我国的影响有限,甚至会为我国跑赢欧美经济和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

  虽然欧洲金融风险对我国溢出效应不大,但是我们仍应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其负面影响,加强金融监管,制定应对方案,同时集中精力谋发展,不断挖掘经济增长潜力,把握机遇,稳中求进。

  (谭小芬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赵若潼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