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美国货币政策已成为全球金融稳定的最大挑战之一。世界各国应根据本国实际,尽可能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降低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带来的影响。
当前的国际金融风险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激进调整密切相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竺彩华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货币政策已成为全球金融稳定的最大挑战之一。美国本轮货币政策激进调整,从其实施不负责任的量化宽松政策开始,就已经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埋下了祸根。世界各国应根据本国实际,确保货币流动性保持稳定,并尽可能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降低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带来的影响。
新冠疫情发生后,美联储先是推行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开启了历史上最激进的“大放水”,2022年又开启了几十年来最激进的加息进程,大幅推高全球融资成本。竺彩华表示,美国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加剧了美国国内供需矛盾,也给全球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推高美国自身和全球的通胀压力。美国为应对居高不下的通胀,又开始实施货币政策大转向,进行激进加息,至今已经连续10次加息。持续加息导致全球流动性紧缩和无序流动,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不小冲击。
美国货币政策“急转弯”,导致美国国内一些中小银行遭遇破产危机,也导致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加重了这些国家的偿债负担,使其陷入偿债的恶性循环,面临债务违约等突出风险。竺彩华表示,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美国的银行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受到挤压,相对脆弱的中小银行更是陷入流动性危机。因此,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之前,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将继续承受压力,美国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依然存在。
“与此同时,许多发展中经济体正明显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冲击,尤其是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较弱、同美元绑定程度较深的国家,受冲击程度最为明显。造成的问题可能体现在货币金融市场,如遭遇本币贬值、股市动荡、加重美元债务负担等,也可能是实体经济随着外需减弱而遭受冲击。”竺彩华说。
竺彩华认为,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取决于美国
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从长期来看,国际社会将越发重视降低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影响。
“尽管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依然不低,但随着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崛起和贸易发展,世界各国对美国经济的依赖度出现相对下降,这为各国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创造了可能性,也将使美国货币政策的外部影响力受到削弱。”竺彩华说,“还要看到,世界苦美元霸权久矣,尤其是俄乌冲突发生以来,美国的一系列操作使美元信用大打折扣,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尽管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依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在全球央行储备中美元占比已经出现明显下降。”
竺彩华表示,由于美国推行货币政策时极少考虑国际责任和外溢效应造成的影响,世界各国应着力降低受其影响的程度。一方面,各国应根据国内经济增长、调控通胀、防范风险等方面的需要,确保货币流动性保持稳定,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同时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包括加快外汇储备的资产多元化配置步伐,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尽可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通过加强双边合作积极推动使用本币进行交易结算。 (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kzlpcl.cn/post/6054.html